介绍了()技术在石化企业的实施内容,并从ldar组织管理、技术准备、项目建立过程、现场检测过程、泄漏维修与复测、ldar记录与报告、质量保证与控制、设备动静密封泄漏vocs排放核算8个方面对实施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汇总和解析,提出了问题解决方法和建议。
石化企业设备密封逸散泄漏是石化行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,一方面由于逸散泄漏引发的事故数量居高不下,另一方面石化行业逸散泄漏出的许多vocs也是造成空气质量下降的因素之一;同时,逸散的物质是原料、中间产物,甚至是产品,这给企业带来了损失,也给现场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带来伤害。
随着社会对空气质量和环境问题的关注持续升温,国家政府部门对有关环境污染的要求也日益严格。2013年国务院通过的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提出大力推进石化行业污染治理,明确石化行业开展“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改造”。2014年环保部《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方案》要求全面开展石化行业voc排查和综合整治,推行“泄漏检测与修复”技术,并建立信息管理平台,分析泄漏点信息,同时要求2015年底前,全国石化行业全面开展ldar工作。2015年11月环保部出台了《石化企业vocs污染源排查工作指南》和《石化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指南》,要求企业按照指南要求开展ldar工作。本文就石化企业开展ldar工作过程中常见问题进行汇总解析,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。
1ldar实施内容
ldar技术实施内容包括成立ldar工作组、ldar技术准备、项目建立、现场检测、泄漏维修与复测、记录与报告、vocs排放量核算、质量保证与控制等方面。实施基本流程包括项目建立、现场检测、泄漏维修,如图1所示。
2ldar技术应用过程中常见问题解析及建议
2.1ldar组织管理过程
a)牵头部门不明确,职责权利不清。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明确牵头部门和相关参与部门,确保职责权利统一。ldar工作涉及安环、设备、生产、信息、检测等部门,建议安环、设备或生产部门牵头。
b)ldar工作实施过程中牵头部门变更,作衔接不到位。应做好工作交接和职责划分,保存和归档相关ldar资料和数据(包括电子版和纸质版),交接后原牵头部门需指导新负责部门人员开展工作。
c)未制定企业ldar工作管理规定和绩效考核办法。参考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关制度,制定ldar工作管理细则,根据职责明确奖惩考核办法。
2.2ldar技术准备过程
a)ldar实施人员培训深度和广度不够,培训效果考核不到位。建议加强企业二次培训,培训人员范围要广,增加培训效果考核环节,如问卷答疑,ldar技术比武,检测人员持证上岗等。
b)装置p&id图收集不全或缺失,尤其是老装置或技改较多的装置较为突出。建议根据装置设备管线现场核对id图,
对于缺失的设备管线p&id图,现场手工绘制简图,并按照企业统一的规则给出p&id图号。
c)个别企业检测仪器配备不当,多数企业无仪器检定证书。炼油装置一般选用fid原理检测仪器即可,化工装置要根据所检测化学物质的响应因子来确定选择检测器(fid或pid)。检测仪器每年要送计量单位检定。
d)检测用耗材配备数量过多或不足,甚至配备不当。如滤膜或过滤器过少,高纯氢气、标准气体配备数量过多或过少,标准气体平衡气为氮气,超过有效期等。应尽量多地配备滤膜或过滤器,标准气体浓度按规定的要求配备,数量以满足检测人员使用为宜,注意标准气体的有效期,平衡气应为空气。
e)装置编码比较随意,无规律可循,并且编码位数不统一。建议按照编码规则统一编制,对于未给出装置编码的,企业可自定义装置编码,但要有相应文件说明,可参考环保部《石化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指南》最新编码规则编码。
2.3项目建立过程
a)ldar项目受控范围筛选不当,或遗漏或增多。建议按照受控装置、受控设备及管线受控介质及状态三方面开展受控范围筛选,并注意边界条件、豁免条件。
b)有的p&id图筛选不当或未进行现场符合性核对,筛选后的p&id图未进行审核审批。建议加强p&id图筛选和审核工作,确保p&id图筛选无误。
c)不可达点(难于检测、限于检测)辨识不当,不可达密封点过多。建议严格按照《石化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指南》不可达点辨识条件开展辨识工作,对于保温等能够检测的密封点不应纳入不可达点管理。
d)密封点分类和计数方法不当,导致后期数据统计不统一。密封点总计分10大类:泵(轴封)、压缩机(轴封)、搅拌器(轴封)、阀门、泄压设备(安全阀)、取样连接系统、开口阀或开口管线、法兰、连接件(螺纹连接)和其它。建议严格按照分类方法和密封点计数方法建立台账,注意阀门、空冷丝堵、开口阀或开口管线、螺纹弯头、三通等计数方法。
e)密封点信息采集表、组件密封点台账等纸质或电子档文件未归档保存,存在丢失现象。建议纸质档文件签字并归档保存,电子档导入数据库并留好备份以备审核查验。
f)密封点台账审核与复核不到位,导致部分密封点信息有错误。建议加强密封点台账审核与复核工作,并由项目建立组组长签字确认。
2.4现场检测过程
a)多数企业未对化工装置响应因子做分析并应用响应因子。建议根据《石化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指南》规定获取化工装置物料组分的响应因子,并使用响应因子对检测结果进行修正。
b)检测前仪器准备工作存在不足,如预热时间不足30min,未进行流量检查、响应时间检查、过滤膜片检查与更换等。建议严格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和检测规范要求准备仪器,并做好仪器日常维护和保养。
c)部分企业不能做到每天检测前进行零点和示值检查或校准,每天检测后进行漂移测试。建议按要求开展检测前仪器示值检查或校准,检测完成后进行仪器漂移测试,要求示值和漂移相对误差均不超过±10%。
d)多数企业未进行气象环境条件检测,环境本底值检测方法不规范。建议根据《石化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指南》规定检测环境本底值,并检测环境条件,如温度、湿度、大气压、风速、风向。
e)检测方法和检测位置不当,如法兰不是沿边缘环绕检测,而是点测,或离检测位置太远,检测阀门只检测盘根位置。建议严格按照不同密封的检测方法和要求的检测位置开展检测工作,并记录检测最大值。
f)检测时间过短,检测到泄漏值后,未等待仪器归零立即检测下一个点或者没有检测到最大值就读数。建议检测速度按照规定进行,尤其是发现检测值升高时,要放慢速度,直到检测到最大值。检测完成后要等仪器归零后再检测下一个密封点。
g)保温层检测方法不当,或作为不可达密封点不检测。对于有接缝的保温层应当检测接缝处或边缘裸露部位,如果发现疑似泄漏,应当拆开保温层确认具体泄漏部位和最大泄漏值。不应作为不可达密封点不检测。对于无接缝、裸露部位的保温层根据实际情况确实无法检测的,可确认为难于检测。
h)检测频次不符合标准或有关指南文件要求,目前多数企业还未开展常规检测。首轮检测要求检测全部密封点(除不可达点外),常规检测需要按照国家或地方标准,以及有关指南文件要求,执行最严的检测频次要求。
i)标准气体、氢气和仪器管理不到位,部分企业标准气、氢气和仪器分开管理,多数企业将仪器分配到车间,仪器维护保养不到位。建议标准气体、氢气等耗材和仪器集中管理,便于仪器充电、充气、校准和日常维护,仪器使用可实行借出归还登记管理模式。
2.5泄漏维修与复测过程
a)修复时间未按照有关标准要求进行,维修不及时。建议按照下达的维修工单及时开展维修工作,由于各种原因无法维修的可列入延迟修复(5天内首次维修,15天内实质性维修)。
b)列入延迟修复的点比较随意,不符合延迟修复的条件。延迟修复记录未经审核和审批。建议延迟修复记录要符合相关条件要求,并经审核和审批,个别地方环保部门还要求登记备案。
c)复测工作不及时,对修复的质量无法认定。建议根据数据库下达的复测任务及时开展复测工作,评价维修的效果和质量(维修后5日内完成复测,停工检修期间维修的延迟修复泄漏点,需开工稳定和15日内完成复测)。
2.6ldar记录与报告
a)ldar相关记录分散或缺失,保存和管理不到位。ldar相关记录分散在各个车间或负责人,部分记录缺失,未建立归档、分类、保管、借阅和处置等程序要求。
b)ldar相关记录内容不完整、不齐全甚至缺少某项记录。建议按照《石化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指南》规定做好相关记录,每项记录内容要完整齐全。记录可手工纸质方式、或通过ldar数据管理平台实现。
c)检测数据记录比较随意,未使用专用记录表格或记录文件。检测数据未扣除环境本底值。建议记录在专用记录表或记录文件中,并扣除环境本底值。有手操器自动记录检测数据功能的要按照要求导入导出数据。
d)ldar工作总结和报告编写质量不高。ldar报告分为首轮ldar报告(首轮报告)和后续ldar报告(常规报告),应按照有关文件要求统计相关数据,编写工作总结和报告。
2.7质量保证与控制过程
a)多数企业未建立ldar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。建议编写适用于本企业的ldar管理体系和管理规定细则,明确相关职责分工和管理制度要求。
b)多数企业未建立质量保证和控制程序文件,制定控制环节和指标,量值溯源要求等。建议根据ldar实施流程制定质量控制和保证程序,控制环节和指标,有量值溯源要求的要严格量值溯源(如标准气体、仪器检定等)。
c)项目建立过程质量控制与保证把关不严。如资料审核、ldar受控范围筛选、密封点台账审核等。建议根据项目建立过程的关键环节,制定审核流程和要求,并签字确认。
d)常规检测过程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不到位。如检测前准备、仪器校准、漂移测试、环境本底值检测、气象环境条件、检测方法和时间间隔等。建议严格控制检测过程的关键环节,并做好质量控制有关记录,量值溯源记录等。
2.8vocs排放核算过程
a)部分ldar技术人员对设备泄漏vocs核算公式不了解。建议加强培训和学习,掌握设备泄漏vocs排放核算公式,能够计算排放量。
b)不了解排放时间如何确定。建议加强学习和练习,注意有复测值和无复测值两种情况的区别。
c)不可达点过多导致计算vocs排放量过大。通过计算公式,从原理上理解不可达点对计算vocs排放量的影响,建立ldar项目过程中尽量减少不可达点数量。
3结语
通过对企业实施ldar工作过程中每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分析,为企业开展ldar工作提供了参考,并帮助企业满足国家或地方环保部门的要求,举一反三,避免问题和不足之处重复出现。
1 comments
tptcst2020-03-31 06:50:05
国家必须严格核查第三方机构